雙溪濕地公園
一、緣起 臺北市士林區承德路五段150巷因應本市於99年11月至100年4月辦理國際花卉博覽會,為疏導花博展期大量之觀光人潮以及停車需求,闢建作為臨時停車場,藉以降低會場周邊交通衝擊。花博活動結束後,因無後續開闢計畫,由停管處延續作為臨時停車場使用管理,以提供士林、北投地區民眾優質的大眾運輸服務。 教育部為整合轄下臺灣科學教育館周邊文教資源,提出「臺北科學藝術園區整體發展計畫」,將臺灣科學教育館、天文館、兒童新樂園、美崙公園及新闢之雙溪濕地公園劃設為臺北科學藝術園區,並規劃於107-112年持續改善及更新園區內部設施已提供社會教育終身學習及休憩觀光等資源。 雙溪濕地公園設計透過引導士林抽水站前池水源,經過多樣的水利單元配置(沉澱池、第一密植區、開放水域、第二密植區及生態池)、水生植物及喬灌木等植栽配置,降低水源中氮、磷及懸浮固體等污染物,以達到水質淨化,並可作為汙水淨化之環境教育場域;另外種植大量原生種喬木及灌木,吸引生物棲息及復育自然,並搭配四季森林色彩變化,規劃不同季節之區域主題,將原本混凝土鋪面之場域,逆開發為自然及生態共存之濕地公園。 雙溪濕地公園已於111年12月底啟用,提供市民易於親近自然環境之生態休憩場所。 二、工程概要 1. 工期:473日曆天 (開工日期:110年5月、完工日期:111年10月) 2. 施工費用:8,645萬元 3. 工程項目: (1) 整地及濕地工程9200 (2) 步道鋪面工程1623 (高壓透水磚面1080+透水鋪面543) (3) 高架棧道工程171 (4) 樹木栽植工程292株 (5) 景觀工程(含指標牌) (6) 機電照明工程 (7) 承德路側人行道及自行車道工程 四、施工中照片 五、施工後照片三、施工前照片
照片01:施工前大客車停車場空拍 照片02:施工前大客車停車場空拍 照片03:110年12月29日 第一密植區清整 照片04:110年12月3日鋼筋進場,棧道基礎鋼筋 照片05:雙溪濕地公園空拍照 照片06:水中步道 照片07:展望平台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