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市府劍南蝶園 復育有成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生態水池區  臺北市首座開放式的生態型蝴蝶園─「劍南蝶園」,面積11.5公頃,經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於民國97年起至今(99)年3月完成整體規劃整治、生態景觀重塑及蝴蝶復育棲地之營造,種植臺灣原生之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如冇骨消、食茱萸等,詳附表1)、移除強勢外來種,以不圈養、不捕捉,尊重自然環境的棲地復育方式,提供蝴蝶及其他昆蟲喜好的環境。豐富的生態,已成為大臺北地區學校進行生態教育的絕佳場所,也是民眾登山賞蝶的最佳去處。


景觀涼亭  劍南蝶園位於本市中山區劍南路352巷,臺北市政府動支1,600萬元,施作景觀平台水池區、誘蝶植栽區、生態水池區等三大區域,並設置有景觀涼亭、休憩平台、拱橋、百家姓步道等服務休憩設施(園區景觀,詳附圖1),完工後開放供市民免費使用。


  園區並另經規劃細分為15個區塊,營造不同生態植栽環境,分別吸引不同屬性的蝴蝶棲息繁衍後代。園區內並設置自導式解說牌,便利市民遊玩休憩時,亦能提升市民對蝴蝶生態知識的了解。


結合蝶會協助園區復育導覽活動


  劍南蝶園自今(99)年3月啟用後,在臺北市大地工程處對園區的細心維護管理,也結合臺灣蝴蝶保育學會協助復育成效良好,蝴蝶種類也持續的增加,據調查統計多達40餘種(詳附表2),啟用迄今,並已舉辦13場次的社區及學校戶外賞蝶導覽,參與人數達1,262人次;另每月第一個週日定期舉辦的免費賞蝶導覽活動,每場都有近50位民眾攜家帶眷一起參加,劍南蝶園已成為臺北市民休憩和自然生態教學的最佳園地(3~8月活動明細,詳附表3)。


烏鴉鳳蝶大琉璃紋鳳蝶大鳳蝶



  • 「蝶舞嘉年華」活動 9/12舉辦

    臺北市政府為了讓更多市民有機會走入自然、親近蝴蝶,9月12日起將於劍南蝶園等區域舉辦「蝶舞嘉年華」系列活動(活動訊息詳附表4),由該處與臺灣蝴蝶保育學會安排有趣的生態解說與闖關遊戲,還有精美的紀念品與抽獎大禮,邀請臺北市民一起來認識蝴蝶,與美麗的蝴蝶做朋友。相關訊息請至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網站:http://www.butterfly.org.tw




  • 交通資訊:園區位置交通便利,市民可以搭乘捷運至文湖線的「劍南路站」,由1號出口通往劍南路,步行約5分鐘即可由沉砂池處之步道抵達劍南蝶園。(詳附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