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親近永春陂生態 新「鴞」(ㄒㄧㄠ)息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 聯絡人:徐瑞億科長
  • 聯絡資訊:0963-509-073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坡地住宅科
發稿日期:106年10月3日
聯 絡 人:徐瑞億科長
聯絡電話:0963-509-073

親近永春陂生態 新「鴞」(ㄒㄧㄠ)息

  臺北市都市與森林共存的環境得天獨厚,過去因開發造成動、植物漸漸退移至山坡地,現在臺北市政府藉著四獸山山腳下永春陂軍營搬遷的契機,將自然生態帶回都市,打造臺北市都會型濕地生態復育首部曲。

  臺北市林欽榮副市長表示,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作為公園主體的第二期工程的進展。經過多次的協調研商,市府已在106年7月20日與國防部達成協議,正式簽訂MOU合作同意書,將以容積調派的方式取得永春陂內國有土地,而私有土地則編列預算徵收取得,將在107年至108年12月施工完成,讓營區恢復成生態棲地。

  大地處表示,永春陂濕地公園將是臺北市首座兼具生態保育、人文歷史及永續發展的都會型濕地公園,計畫能順利推動,首先感謝臺北市議會的大力支持,也感謝在地居民們踴躍參與提供意見,第一期完成設施包括:生態徒步道、跨橋平台、濱水平台、觀察教室及二座生態池。

  大地處坡地住宅科科長徐瑞億補充說,永春陂濕地公園第一期生態徒步道介於山坡地與都市之間,是生態變化最多的地點,前幾天經過就親眼目擊永春陂濕地公園代言人-領角鴞由山上飛下。未來第二期工程將持續打造多處深淺不一的多樣性水域及林澤棲地,創造生物適宜的環境,維持多樣性生態。

  而要如何抵達呢?建議大家可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至象山站,或是搭乘公車至永春高中或松山商職站,再騎乘Ubike或是散步到現場,體驗臺北都市新綠地。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及照片,歡迎查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www.geo.gov.taipei/)自行下載使用。

林副市長至永春陂生態徒步道訪視

林副市長至永春陂生態徒步道訪視

大家於二期工區合影,期待未來永春陂再生。

大家於二期工區合影,期待未來永春陂再生。

臺北市永春陂濕地公園第一期平面配置圖。

臺北市永春陂濕地公園第一期平面配置圖。

公園一景 – 入口,綠色山林映入眼簾。

公園一景 – 入口,綠色山林映入眼簾。

公園一景 – 生態徒步道,與小動物漫步在自然中。

公園一景 – 生態徒步道,與小動物漫步在自然中。

公園一景 – 生態池,回復過去永春陂風貌的起點。

公園一景 – 生態池,回復過去永春陂風貌的起點。

公園一景 – 另一邊生態池,除了營造林緣濕地,也能達到滯洪蓄水的效果。

公園一景 – 另一邊生態池,除了營造林緣濕地,也能達到滯洪蓄水的效果。

公園一景 – 枯木微棲地,公園內營造多數枯木微棲地,孔隙可供小動物棲息使用。

公園一景 – 枯木微棲地,公園內營造多數枯木微棲地,孔隙可供小動物棲息使用。

跨橋平台,大家可在此休憩眺望園區風景。

跨橋平台,大家可在此休憩眺望園區風景。

觀察教室,藉由生態教育親近自然與認識自然。

觀察教室,藉由生態教育親近自然與認識自然。

濱水平台,可體驗與跨橋平台不同的「親水」景緻。

濱水平台,可體驗與跨橋平台不同的「親水」景緻。

臺北市永春陂濕地公園第一期與周邊環境關係位置地形圖。

臺北市永春陂濕地公園第一期與周邊環境關係位置地形圖。

讓我們期待臺北市新夥伴-領角鴞的回歸!

讓我們期待臺北市新夥伴-領角鴞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