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地錨-簡易量測了解地錨變化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 聯絡人:徐瑞億科長
- 聯絡資訊:0963-509073
地錨工法已在台灣四十餘年,常見於山坡地邊坡整治工程,構造由錨碇段、自由段和錨頭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傳統地錨因組立方式和施工習慣之影響,常見於導尖處、錨碇段和自由段間的(封漿器)接合處或錨頭下方的未滿漿處,發生水侵襲鋼絞線,衍生程度不一的地錨銹蝕,進而導致地錨破壞影響山坡地安全問題。
臺灣科技大學廖洪鈞教授研發之先進地錨技術,使用最新發表之智慧地錨的組立方法進行設計、規劃和施工,透過智慧化地錨組立程序的調整,克服傳統地錨的浸水弱點,實現了一種近似全密封式的地錨。另外,智慧地錨在組立時,因預留一條無受力的鋼絞線,未來委託專業團隊進行相對位移量的量測,可即時現場以目視方式推估荷重變化,有別於過去以地錨荷重計方式讀取地錨殘餘應力,快速又便利。
進一步探討智慧化地錨頭設計,是採可拆卸式之鍍鋅護蓋,取代了既有的混凝土護蓋,便利後續地錨的維護和管理。鍍鋅護蓋內部係以防蝕油膏包覆和防蝕刷漆,進行鋼絞線外露段和錨頭的防蝕保護。同時,另一大巧思是因為預留鋼絞線,若未來有發生地錨荷重減少,經研判斷需要進行複拉時,即可以使用預留之鋼絞線進行荷重的補充。
大地處坡地住宅科長徐瑞億表示,傳統地錨年久失修影響擋土牆安全,為提升穩定原設計強度,110年度地錨補強工程請廖洪鈞教授全程指導,將施工過程拍攝紀錄影片,提供業界先進參考,請至大地處網站觀看研討。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歡迎查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www.geo.gov.taipei/)自行下載使用。